政府為了鼓勵生育,提供多項津貼可申請,育兒津貼自2022年8月起加碼,且2023年起取消了審查所得稅率的排富限制。2024年提高托育補助,送公設民營托育中心、公共托育家園補助從每月5,500元增加到7,000元,準公共托育則由每月8,500提到至1萬3千元;中低收入戶及第2胎以上還有補助。
2025生育補助/育兒津貼/托育補助/幼兒園補助/育嬰留職津貼資格,這些補助該如何申請?每月可以多領多少錢?申請資格為何?此篇卡優小編幫大家整理好了,讓大家一次搞懂!
➤2025 KKBOX串流音樂平台|訂閱方案一篇搞懂,五家銀行信用卡刷卡優惠總整理!
未滿5歲之兒童,由家長或親戚自行照顧者,每月可領育兒津貼。
2022年8月起,金額第一胎5,000元,第二胎6,000元,第三胎以上7,000元。
第一胎 |
第二胎 |
第三胎 |
||
111/8月起 |
5,000 |
6,000 |
7,000 |
* 可並領育嬰留停津貼
備妥以上資料,到幼兒戶籍所在地(鄉、鎮、市、區)公所社會課辦理。
經審核確認符合請領資格者,政府將自受理申請之次月起,按月於每月月底前撥付育兒津貼至申請人指定帳戶。
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8成計算,最長發給6個月。相關補助要點及常見問答詳見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專區)
➤高活存利率比較》2025推薦26間銀行數位存款帳戶開戶懶人包
0-3歲的幼兒選擇公托或托育家園,選擇的私托、保母有加入「準公共化托育」。
公共托嬰中心/公共托育家園
|
準公共托嬰中心/準公共保姆
|
||||||
第一胎
|
第二胎
|
第三胎
|
第一胎
|
第二胎
|
第三胎
|
||
111/8月起
|
一般家庭
|
5,500
|
6,500
|
7,500
|
8,500
|
9,500
|
10,500
|
中低收入戶
|
7,500
|
8,500
|
9,500
|
10,500
|
11,500
|
12,500
|
|
低收入戶
|
9,500
|
10,500
|
11,500
|
12,500
|
13,500
|
14,500
|
|
113起
|
一般家庭
|
7,000
|
8,000
|
9,000
|
13,000
|
14,000
|
15,000
|
中低收入戶
|
9,000
|
10,000
|
11,000
|
15,000
|
16,000
|
17,000
|
|
低收入戶
|
11,000
|
12,000
|
13,000
|
17,000
|
18,000
|
19,000
|
* 其他私立托嬰中心 / 保姆 / 爺奶 / 自己帶,無托育補助,改領育兒津貼。
2-6歲小朋友送至公立/非營利/準公共化幼兒園,由政府補助給園所。(不可同時領取育兒津貼、托育補助,但可以領育嬰留停津貼)
1.公立幼兒園/公共托育家園
每月繳費最高不超過1,500元,2022年8月起,每月繳費最高不超過1,000元;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幼兒免費就讀,2胎、3胎的就學費也免費。
2.非營利幼兒園
每月繳費最高不超過2,500元,2022年8月起,每月繳費最高不超過2,000元;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幼兒免費就讀,2胎繳費再少繳1,000元、3胎的就學費免費了。
3.準公共幼兒園
每月繳費最高不超過3,500元,2022年8月起,每月繳費最高不超過3,000元;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幼兒免費就讀,2胎繳費再少1,000元、3胎繳費再少2,000元。
4.私立幼兒園
可申請2-5歲育兒津貼(自行申請),大班時幼兒園會協助家長申請5-6歲的補助,額度比照育兒津貼。
《幼兒園學費比較》
公幼/
公共托育家園 |
非營利幼兒園
|
準公共
|
私立幼兒園
|
|||||||
第一胎
|
第二胎
|
第三胎
|
第一胎
|
第二胎
|
第三胎
|
第一胎
|
第二胎
|
第三胎
|
學費依各幼兒園規定,可領育兒津貼與就學補助:
2-4歲育兒津貼5,000元/月 5-未滿6歲就學補助5,000元/月 |
|
111/8月起
|
每月1,000
|
免費
|
免費
|
每月2,000
|
每月1,000
|
免費
|
每月3,000
|
每月2,000
|
每月1,000
|
就讀公立/非營利/準公共化幼兒園的2-6歲幼兒
幼兒園辦理
【北部】
【中部】
【南部】
【東部】
【離島】
◎注意事項:
詳細資料依各縣市政府網站為準。
◎延伸閱讀
▶▶2025推薦26間銀行數位存款帳戶開戶懶人包(高活存利率比較)
▶▶信貸懶人包》2025信用貸款優惠利率20間銀行推薦完整比較
▶▶2025外送優惠碼》7月Foodpanda、Ubereats免運/折扣整理!
▶▶2025Netflix收費懶人包》一篇搞懂最新方案、刷卡優惠、7月必追新片單介紹!
▶▶教學》銀行跨行轉帳/提款手續費怎麼算?免手續費三大撇步!
☆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☆
本文中之活動內容以該銀行、公司公告為準
本文中之各註冊商標、公司名稱,皆屬該公司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