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農曆春節因素影響,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漲幅達1.85%,創下21個月以來的新高。去(2019)年春節落在2月,而今(2020)年春節在1月下旬,使得1月CPI漲幅明顯。另外,武漢肺炎疫情延燒、消費者搶購口罩等商品,並未影響物價,主要是口罩、耳溫槍、酒精等商品占物價指數權數較低。
與去年同期相比,物價七大類中以雜項類變動較大,漲幅達3.3%,基於春節因素,個人服務費用循例加價、金飾及珠寶等個人隨身用品價格也上揚;教養娛樂類漲幅達2.99%,也是因春節旅遊團費及旅館住宿費漲價所致;食物類價格漲升2.57%,由於去年天候好,比較基數較低,水果漲幅14.91%、蔬菜價格上漲13.01%,蔬果兩者合計影響總指數上漲0.46個百分點,至於蛋類價格則持續下跌,跌幅17.06%。
以每月平均消費支出8萬元規模的家庭為例,1月CPI上漲1.85%,在購買相同品質與數量的商品及服務情況下,平均支出較去年1月增加1,480元。支出以個人服務支出增加300元最多,其次為水果消費多出225元、油料費及醫療費用上升142元;支出減少項目,以通訊費減少123元最多,其次為雞蛋減少42元。
此外,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,1月下跌1.1%,創下10年來最大跌幅,已連續5個月走跌,仍以雞蛋跌幅20.76%最大。雞蛋從去年5月開始跌價,跌幅未見和緩,1月下跌20.76%為15年來最大跌幅。
近日因武漢肺炎疫情,買不到口罩成為最大民怨,但疫情對物價的影響尚未顯現。農曆過年期間,口罩觀光工廠已有綿延不絕的排隊人潮買,主計總處表示,政府隨即徵用口罩、控制價格,以致漲幅不明顯,加以口罩、耳溫槍及酒精占物價權數低,因此還沒看出武漢肺炎對物價的衝擊。
以2003年SARS為例,主計總處指出,2003年物價曾因疫情而下跌,服務類價格及外食費都下滑,尤其民眾減少聚餐,外食費跌價1.13%,是近40年物價調查中唯一負成長的一年。
另外,1月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下跌3.11%,其中國產內銷物價指數下滑2.04%、進口物價下跌2.16%、出口物價下跌4.72%。
【2020-02-07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