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人非現金交易持續衝高,達成政策訂定的金額目標。根據金管會統計,去(2023)年國人使用非現金交易的金額衝上7.27兆元,相當於民間消費已有約60%屬於非現金交易,在各種非現金支付工具裡,以信用卡貢獻最大。
從統計資料來看,去年國人非現金交易筆數達69.12億筆,年成長27%,但距離金管會原先設定目標78億筆,達成率僅88%。不過,去年非現金交易的金額攀升至7.27兆元,年增率18%,已大幅超越金管會所訂的6兆元目標。
金管會於2015年時,提出「電子化支付比率5年倍增計畫」,並在2021年改為每3年設定成長的目標,從筆數、金額2大項目檢視。第1期從2021~2023年,非現金交易成長50%,也就是要達到78億筆、金額6兆元,最終結果是筆數未達標,但金額順利超前。金管會分析,主要是因疫情影響,持儲值卡搭乘大眾運輸的交易筆數增幅不如預期。
不過,去年國人運用非現金交易的金額來到7.27兆元,以民間消費總金額11.3兆元估算,非現金消費比重衝上64%,相較2019年的50%提升許多。包括交通、購物、旅遊等,多數民眾都不再掏出現金付款,改用非現金支付工具。
觀察去年國人最常使用的非現金支付工具,以信用卡、儲值卡、電子支付、ATM轉帳購物4大項為主,金額部分以信用卡貢獻最大,約有4兆元;筆數則是電子票證的儲值卡數量最高,約28億筆來自儲值卡。
至於第2期目標,2026年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須達80億筆、交易金額10兆元。金管會認為,第1期目標若用全台2,350萬人來推估,每人每年非現金支付有330筆,等於每人每天非現金工具完成1筆消費,且每人每年有25萬元是透過非現金工具支付;第2期目標是2026年的80億筆、10兆元,若能達成,相當於每人每年非現金支付有340筆、42.5萬元的交易量。
【2024-02-20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