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油價持續飆漲,逼近每桶140美元大關,造成物價波動,國人減少用油的結果,使得汽柴油用量減少,原油進口量也跟著減少,但汽柴油出口量卻是反而大增,讓台塑石化因油品出口大賺錢。
今年1到5月國內汽油出口量,達197萬公秉,較去年同期大增52.1%,柴油出口也大幅成長,年增率20.8%,出口量458萬公秉。國內煉油業者在國內油價凍漲的氣氛下,雖然沒賺到錢,但在擴大輸出規模,出口油品之下獲利,其中台塑石化的汽油出口量占全部的9成以上。
根據主計處國情統計,我國1至5月的原油進口量是2260萬公秉,較去年同期減少6.2%,平均每桶進口價格是99.5美元,較去年同期大漲66.1%。汽油出口量197萬公秉,年增率5成2,柴油出口量458萬公秉,年增率2成1,不含運費及保費的平均出口價,汽油每公升21.34元,柴油每公升24.16元,分別比去年同期漲價48.3%及54.6%。
而國內煉油業者就只有中油、台塑石化兩家,中油今年1到5月汽油出口量才29萬公秉,僅佔15%,台塑石化占8成5;中油柴油出口60萬公秉,僅佔13%,台塑占87%。這也難怪立委提議要對汽柴油出口課徵出口稅時,台塑會氣急敗壞,強烈反對。
不計營業稅貨物稅,中油國內賣油價格,加上運費後,95無鉛每公升19.47元,柴油每公升20.47元,與外銷油品價差頗大,這也是台塑石化盈餘讓股東很滿意的原因。
國內消費部分,因油價凍漲,1至5月平均零售價格,汽油每公升30.88元,柴油每公升27.79元,僅較去年同期上漲14.9%、19.5%,與出口汽柴油售價及原油進口價格漲幅,嚴重不相符。
至於國內消費量,國際油價上漲、小麥、大豆、玉米等原物價的大漲,都讓消費者荷包嚴重縮水,很多人不開車,改搭大眾交通工具,也有效地降低了汽柴油的消費量,今年1到4月,車用汽油消費量減少2.9%、柴油減少2.7%、航空燃油大減10.7%,液化石油氣(桶裝瓦斯)用量也大幅縮減11.8%。
國內各種油氣消費量唯一增加的,就是燃料油,燃料油的用途是煉鋼、發電,燃料油具有便宜,但是污染極高的特色,1到4月燃料油用量318萬公秉,是全部油氣類消費量最高的能源,而且也是唯一較去年同期用量成長能源,年增率達3.3%。燃料油用得多,表示污染更多。
國際油價頻創新高,即使產油國承諾增產也無濟於事,目前的油價每桶已近140美元,而今年1-5月的平均價,西德洲中級原油的報價每桶106.4美元,中東杜拜原油報價每桶99.5美元,分別較去年同期大漲76.5%及68.4%,以6月油價走勢看來,今年上半年原油均價,只會更加驚人。
【2008-06-18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