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居家安全問題頻出包,除了碰撞、燙傷等,家長還容易忽略誤食意外。家中常見的鈕扣型電池就是危險因子,若卡在喉嚨深處或食道,數分鐘後黏膜就會開始潰爛,未即時送醫處理恐導致食道穿洞,尤其是電壓較高或容量較大的鈕扣型鋰電池,吞入1小時就會造成身體組織的破壞,非常危險。
根據統計,全美3年內就發生4萬起、13歲以下孩童誤吞鈕扣型電池事件,而日本每年約有200件,在台灣類似的案例也不勝枚舉。林口長庚醫院蒐集近年來誤吞異物而住院的案例,共有121件,平均年齡為4歲孩童。
消基會認為,主管機關應研擬因應策略,儘速訂定國家安全標準,建立定期檢測機制,監督業者對產品進行改良,僅在產品的包裝上標示「注意事項」,對預防事故並沒有實際的效用;須加強教育消費者,讓家長、學校能提高警覺,避免孩童的誤吞事件發生。
防範孩童發生誤吞電池意外,製造商也有責任,應針對問題改良產品,例如在美國已開發出裝在機器上才會發電的鈕扣型電池,擠壓電池的中心部位才會放電,較其他電池安全;製作有顏色的電池,當誤吞時能和唾液產生反應,當色素從嘴巴流出來時,就能夠很快被發覺。
家長則應加強教育孩童,小小電池並非食物,不可以放入嘴中;隨時檢查家中的遙控器、玩具,甚至卡片等有無容易脫落的小電池;在購買商品時,建議選購電池裝置部位堅固且不易拆卸者,尤其注意任何會發電的玩具,以避免誤吞意外發生。
消基會呼籲,家長勿抱僥倖心理,類似案例其實隨處可見,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,為人父母者應意識與加強警覺,孩子是國家未來棟樑,政府更須正視孩童傷害預防策略的建構,建立友善的消費環境。
【2013-12-16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