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卡市場延續去(104)年12月的旺盛力道,今(105)年一開春就強強滾,1月簽帳金額攻上1,900億元,比起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成2,為今年開出大紅盤。尤其國泰世華氣勢驚人,再次奪下本(1)月發卡王及刷卡王,加上台塑聯名卡勝券在握,躍居龍頭已近在咫尺。
國內36家發卡機構至1月底流通卡數為3,855萬2,558張,較上(12)月微增3萬4,352張,而有效卡數為2,538萬5,314張,也僅小升2萬7,998張,顯示各銀行卡數成長趨於緩慢。所幸有效卡率墊高至65.85%,維續史上新高紀錄,呈現連7個月正成長。
其中,花旗銀行(84.98%)、樂天信用卡(80.77%)2家動卡率破8成,但都較12月下滑;而破7成則增加1家至5家,包括台北富邦(72.39%)、華南銀行(72.21%)、遠東銀行(70.82%)、玉山銀行(70.08%)及國泰世華(70.04%),至於遠銀能夠首度擠進7成之列,主要是本月大幅停卡5萬7,903張所致。
本月全體銀行新發卡下降至36萬4,561張,較上月減少6萬5,945卡,負成長達15.32%,是去年3月以來最低量,反映出銀行新卡推動的困境。發卡王桂冠再次由國泰世華以6萬5,142張取得,為去年8月至今連續半年稱霸,朝打破中國信託7連霸紀錄邁進。玉山銀行在統一時代卡及家樂福卡助陣下,以40,643張再次奪下亞軍,而三至五名則分別是中國信託(33,950張)、台新銀行(30,104張)及台北富邦(20,048張)。
全體停卡數仍有35萬2,569張之多,以致於淨發卡數(發卡量減停卡數)僅有11,992張,雖比上月的負數為佳,但已是2年的次低量。又以遠東銀行剪卡57,903張最多,而停卡超過2萬張的銀行,還有中國信託(39,839張)、花旗銀行(30,347張)、國泰世華(29,093張)、台北富邦(27,353張)、永豐銀行(26,475張)及玉山銀行(20,193張)。
儘管卡量出現緩增的窘態,但簽帳金額則呈現明顯成長。1月刷卡量約1,910億元,雖比上月微減133億元(-6.53%),但年增高達206億元,增幅有12.09%,寫下歷年同月最高記錄。國泰世華以295億元(市占率15.46%)連續第5個月贏得刷卡王殊榮,主要來源是Costco卡、保險及旅遊等項目。
中國信託儘管簽帳金額有275億元(市占率14.40%)不錯的表現,但仍差距國泰世華逾20億元,而屈居老二;排名第三的玉山銀行(228億元,市占率11.94%),已連續9個月站穩200億元大關,本月不僅比上月大幅增加23.5億元(成長11.50%),更一舉超越花旗銀行(201億元,市占率10.53%)。
雖然整體刷卡量較去年同期增加逾200億元,但三大手續費總收入(簽帳金額、循環信用餘額及預借現金)僅有38.78億元,只比去年1月多300萬元。其原因是循環利息收入大減1.93億元,抵銷了簽帳金額增加的1.97億元,顯示單純的支付手續費營收,已取代過去以借貸為主的收益。
三大手續費收入排行前5名,依序為中國信託(5.51億元)、國泰世華(4.71億元)、花旗銀行(4.61億元)、玉山銀行(4.33億元)及台新銀行(3.34億元)。對照雙雄的手續費收入成績,中國信託在簽帳、預借現金上取得領先,而國泰世華則以循環利息收入較高,突顯刷卡金額與獲利並未畫上等號,除了Costco收單零收續費的影響外,國泰世華特店家數比中國信託少了5萬8千家以上,也是主要關鍵。尤其在電子支付興起下,特店數量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,國泰世華仍有努力的空間。
至於,具有小額消費功能的電子票證,1月流通卡量突破7,000萬張至7,024萬卡,以悠遊卡(4,837萬張)增加110萬張最多,而一卡通(736萬張)也有16.5萬張的進帳,愛金卡(1,351萬張)小增6.2萬張,遠鑫(65.7萬張)微升2.4萬卡。
在消費金額上,電子票證單月刷出58億元,悠遊卡47億元最多,占比達8成,其次是愛金卡的8.2億元(占14.14%),而一卡通僅有3.3億元(占5.61%),遠鑫則未破千萬(888萬元),占比0.15%,在刷卡表現上似乎顯得欲振乏力。
兩雄大戰仍是今年的重頭戲,國泰世華先搶下頭香,在新發卡數、簽帳金額上超越中國信託,若在8月取得台塑聯名卡發卡權後,以目前雙方流通卡差距67萬張、有效卡21萬張的狀況下,今年底前有機會看到國泰世華全面獲勝,登上龍頭寶座。
105年1月份信用卡發卡排行榜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