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政部稅改方案期中報告出爐,今(20)日進行審查,預計農曆年後召開座談會,聽取各界意見,做為期末報告參考。5月將提出針對健全資本市場、接軌國際稅制、維護租稅公平的稅改方案。股民最關心的股利所得課稅方式,初步擬定3個構想,包括單一稅率分離課稅、分開計稅合併申報、合併計稅申報部分免稅等。
為了解決股利所得內外資稅負差異,引發的資本市場稅制爭議,且內外資課稅方式不同也涉及營所稅、綜所稅的兩稅稅制結構調整、薪資所得及資本所得間,以及內、外資所得稅稅負衡平、財政收入等層面。財政部委託中華財政學會就「我國股利所得課稅及兩稅合一制度之檢討」進行研究,今天針對議題研究期中報告,邀集專家學者及相關政府機關進行審查。
現行兩稅合一制度引發的爭議,包括個人居住者股利所得,可扣抵稅額減半,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,如果適用最高邊際稅率45%,有稅負過重的問題;內外資股利所得租稅待遇不同;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稅率差距過大等問題。
為了解決這些稅制不公的爭議,研究團隊朝向「內外資適用相同稅率分離課稅」、「內外資適用不同稅率分離課稅」及「內資部分免稅、外資分離課稅」等改革方向,概略提出個人居住者股東,也就是內得的股利所得,可採單一稅率分離課稅、分開計稅合併申報,即單獨適用另為股利所得設計的稅率級距,也就是分級分離課稅,或是合併計稅申報部分免稅,適用現行累進稅率級距等構想。
研究團隊認為,股利所得如果定額免稅,或是股利所得適用個人綜所稅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,或是給予股利抵減稅額等機制,就能減輕對中低股利所得者的租稅負擔,並適度解決股利所得重複課稅問題,而營利事業單位也不必再設置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、計算可扣抵稅額,達到稅政簡化的效果。
目前營所稅率17%,綜所稅率最高45%,也有可能做調整,研究團隊針對調整營所稅稅率及綜所稅稅率的可能性及配套措施,進行研究。財政部長許虞哲在立法院被問及稅改會不會減稅時,曾經表示,總稅收會不增不減;不過,日前又改口表示,這麼大的改革,不可能總稅收一成不變,大概會減少一些,不再堅持總稅收不變,立場隨和許多。
【2017-01-20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