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智庫「傳統基金會」今(16)日公布「2017經濟自由度指數」,在全球180個國家或地區中,台灣名列第11名,不僅較前一次的第14名大幅進步,更創下歷年來最佳成績。若縮小至亞太地區來看,排名更達第5名。
今(2017)年「傳統基金會」經濟自由度指數,評比指標從10項增為12項,每項指標分數越高代表自由度越高,總分區成五個等級,100至80分為「自由」,79.9至70分為「大部分自由」,我國今年經濟自由度綜評得分為76.5分,較上一次多1.8分。
至於香港、新加坡、紐西蘭、瑞士、澳洲,得分都在80分以上,被認為是經濟自由度最高,尤其香港更已連續23年獲得第1名。而美國表現則頗令人意外,這次報告的排名跌至第17名,為歷年來最差。
我國今年有6項指標得分超過80分,包括「經商自由」93.4分、「政府支出」89.5分、「智慧財產權」86.5分、「貿易自由」86.4分、「貨幣自由」85.2分、「財政健全」83.7分。其中「智慧財產權」進步16.5分最多,單項排名從原本第28名上升為第13名。
國發會表示,應與內政部去(2016)年2月建置土地徵收管理機制,強化保護民眾財產權,以及去年1月修正「國土計畫法」推動原住民族土地權利回復政策有關。
而台灣表現最「不自由」的指標為「勞動自由」,雖然評比分數有進度,但仍僅有55分,推測與國內勞工雇用較缺乏彈性有關。而退步最多的指標為「投資自由」,從70分掉到剩60分。
國發會指出,雖然台灣經濟自由度創下最佳成績,可是各指標仍有努力空間,因持續強化商業法規與推動市場開放政策,才能促進產業競爭,並且成為經濟成長與改革的動能。
【2017-02-16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