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禽傳人風險的H5N6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,經過半個月的偃旗息鼓後,3月10日再度現蹤。花蓮縣玉里鎮一場鴨場的檢測中,發現H5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,3月9日先預防性撲殺,今(10)日確診為H5N6。農委會宣布對花蓮縣全區採取高規格防疫措施,自明(11)日凌晨零時起,對花蓮地區的水禽採取移動管制及就地屠宰措施。
先前為了防止H5N6禽流感病毒擴散,禽流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實施全國水禽及土雞禁運禁宰7天,於2月24日解禁,但卻在解禁同一天,確診2場肉鴨場感染H5N6,2場都在花蓮縣。防疫單位鎖定花蓮縣,展開全區39場鴨場檢測,第一輪檢測完成後,沒有發現H5N6病毒,接著進行第二輪檢測,就發現玉里鎮的這場鴨場,感染H5N6禽流感病毒,成為H5N6疫情的第12場案例場。
農委會表示,第12場案例場為鴨場,規模頗大,9日預防撲殺數量多達1萬4,647隻,為開放式禽舍,也就是鴨子很容易接觸野鳥。雖然H5N6的案例場增加至12場,但淪陷縣市維持4個:花蓮、台南、嘉義、雲林,顯示H5N6疫情還在控制中。累計12場的H5N6禽流感案例場,共撲殺家禽4萬1,602隻。
為加強花蓮縣的防疫措施,自3月11日凌晨零時起,農委會針對花蓮地區水禽採取移動管制及就地屠宰,管制措施直至全縣境內水禽場共計39場,全面抽樣檢測結果為陰性之後,才會開放。
農委會指出,為了防堵H5N6疫情的擴散,感染案例場周邊半徑1公里內的禽場,每月採樣1次並持續3次,半徑1至3公里內的禽場,由獸醫師執行地毯式訪視,半徑5公里內鴨場全面篩檢。對於今天確診H5N6的鴨場,將重新畫定周邊禽場監測範圍,並連續監測3輪,檢測結果為陰性,才會解除周邊禽場的監控措施。
花蓮縣全境只有39場水禽場,主要都是養鴨,全部檢測一遍只須要2週,如果都沒有再發現H5N6,最快2週後就可解除花蓮縣的水禽移動管制及就地屠宰。而花蓮縣內發現H5N6禽流感病毒的地點,只有鳳林鎮及玉里鎮,各有2場,總計撲殺鴨隻數量2萬8,448隻,其中玉里鎮就是發現台灣首件感染H5N6死亡小鴨的地方。
【2017-03-10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