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事達卡2月15日發布2007上半年最新的零售指數(MasterIndex™ of Retail),預測亞太區零售業將維持持續成長的趨勢。然而台灣成長率卻僅有2.3%,在亞太區12個調查市場中,排名為倒數第二位,而國民生產毛額(GDP)成長率更只有1.2%,居亞太之末。
這項亞太區零售指數調查,是萬事達卡每年六月及十二月,針對台灣地區、澳洲、中國大陸、香港、印尼、日本、韓國、馬來西亞、紐西蘭、菲律賓、新加坡及泰國等12個市場,進行短期零售業績成長的調查,提供相當精確的市場預估指數。
本次預測2007上半年亞太區零售指數,中國大陸以12%的年成長率位居第一,東南亞的菲律賓(9.60%),泰國(7.00%),馬來西亞(6.50%)和新加坡(5.20%)都表現不凡,居前五名之列。
中國大陸還是維持強勁的成長率,銷售額將因為都市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,達到4兆多人民幣。儘管中國政府一再進行貨幣緊縮政策,以緩和過熱的景氣,但2007年中國大陸實質國民生產毛額(GDP)成長率預計還是會到達9.8%。而且,中國大陸的消費者十分樂觀,在消費者信心指數上高達有81.2。
仰賴海外勞工匯款的菲律賓,雖然電子業出口表現不理想,連帶影響2007年實質國民生產毛額(GDP)成長率將放緩到4%,但消費者信心指數維持在57.2,是八年來新高,而且零售業年成長率為9.6%,是亞太區第二位。
鄰近的香港,由於勞動力市場的良好表現及股市所帶來的收入,民生消費將會持續走強,預測2007年實質國民生產毛額(GDP)成長率將會到達5.6%,零售業年成長率也達到3.2%。而香港2007上半年消費者信心指數高居亞太市場的最高分88.8,顯示香港市場將持續大幅成長。
至於帶動亞太『韓』流的韓國,由於出口減少,國內消費冷清。因此,2007年GDP成長率為4.3%,零售業成長率3.4%,消費者信心指數依舊處於相當低迷的狀況,僅為29.3。
在政爭紛擾不斷的台灣市場,零售業年成長率2.3%,國民生產毛額(GDP)成長率為1.2%。還好,2007上半年度台灣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微幅上升到30.8。MasterCard Worldwide亞太區首席經濟顧問王月魂就指出,「台灣的國內消費,基本上取決於對外貿易的表現。」因此,外貿成長才能帶動台灣的經濟發展,而『非經濟因素』則應排除,才能恢復消費者的信心。
雖然整個亞太區零售業都將保持成長,但支持每個市場成長的動力卻不盡相同。除了,台灣是仰賴外貿表現,菲律賓靠輸出勞工外,其他的市場,將因貨幣的升值而使其零售業成長,不過隨著消費革命持續在亞洲展開,此一情況勢必將有所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