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計總處統計3月物價概況,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.21%,主要因為食物類價格明顯上揚;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為負0.11%,這是98年11月以來,首見的負成長。今(101)年第一季的CPI年增率為1.26%,WPI年增率為1.99%。
3月CPI較去(100)年同期上漲,主要是因為蔬菜價格仍高,較去年同期的漲幅達3成之多,加上燃氣、蛋類、乳類、水產品、穀類及其製品等價格,處於相對高檔所致,不過通訊費、3C、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續降,抵銷了部分的漲幅。
蔬菜價格較去年貴了3成,主要受到天候因素的影響;蛋類因供應量減少,漲了17%;乳類因畜牧成本上揚,漲6%;水產品因需求增加,上漲近4%;穀類及其製品的價漲,受到國際穀物行情的影響,漲幅也將近4%;家外食物陸續反映成本,上漲近2%;水果則因盛產而價跌4.8%。
主計總處指出,物價上漲1.21%,以平均每月消費支出6萬元的家庭為例,表示購買相同品質與數量的商品及服務,支出就比去年同期增加726元。其中支出增加的部分,食物類中以蔬菜增加332元最多,其次是水產品增加52元、鮮奶及奶粉增加36元,雞蛋增加22元,這些是支出變重的項目。
因為市場競爭因素,中式米食、中西式早餐、麵包的支出,分別只增加30元、19元,以及10元,米的支出增加20元,速食麵漲幅雖然大,但因為占家庭支出比重低,因此支出金額僅增加5元。
支出減少的部分是水果、豬肉、雞肉,買水果的支出減少83元,買豬肉雞肉的支出減少48元;網路費、市內電話費、行動電話費率等陸續降價,通訊支出大幅減少179元。
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下跌0.11%,為98年11月來首見,主因是基本金屬、化學材料、紡織品跌價,其中國產內銷品跌1.64%,進口品漲1.79%,出口品跌0.91%,但油品價格仍持續攀升,抵銷了部分跌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