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法國總統席哈克譽為「世界第八奇蹟」的兵馬俑,即將在母親節前夕的今(12)天,於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開展。本次展覽最特別的是,將展出在西安秦俑博物館都看不到的「綠面跪射俑」,以及其他116組件、17尊各式陶俑及28組一級文物。
自1974年陜西農民挖到陶俑俑頭開始,兵馬俑就成為全球民眾的矚目的焦點。不僅文物價值非凡,更讓世人可以重新探索二千多年前強盛帝國的面貌。
2000年兵馬俑第一次來台展出時,就創下165萬參觀人次的記錄。而去年12月在台中科學博物館展出四個月,也湧進不少民眾參觀。主辦單位之一的聯合報發行人王效蘭就表示,在史博館的極力爭取下,終於可以在台北開展,相信可以讓更多民眾了解秦代文物。
此次,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規劃展出鎧甲軍吏俑、箕踞坐姿俑、戰袍武士俑、御手俑等,每一尊陶俑的姿態神情都不一樣,其細膩的肢體刻劃,堪稱是秦代文物最具代表性的展現。除珍貴的秦彩俑及水禽陪葬品外,仿戰國時期流行的皮、鐵鎧甲所製成的石鎧甲,更是秦代工藝的重要代表。
最受注意的就是在秦陵二號坑未遭火焚的區域,出土的六件彩繪的跪射俑。其中一件「綠面跪射俑」,除了髮鬚、瞳仁是黑色外,臉部被塗有綠色彩繪,和其它秦俑的肉紅色或粉白色面孔,有相當大的差異。究竟是其顏色發生化學變化?還是模仿膚色較深的真人?或是工匠的惡作劇?就連考古學家也無法解開謎底。
不僅如此,本次還完整呈現出兵馬俑的軍階和軍種,有將軍俑、軍吏俑、武士俑、騎兵俑、跪射俑和御手俑等十餘尊,每尊陶俑的姿勢、神態、髮飾、甲冑都不相同,就連戰馬、戰車和武器,也是仿照真人製作。
還有五尊百戲俑,身穿短裙,表現出肌肉的力與美,與其他兵馬俑很不相同。另外,青銅製的仙鶴、天鵝和鴻雁,也在本次展出之列。可以想見秦陵中除了兵馬俑之外,還有珍禽異獸作為陪葬品。
至於,這支龐大的「地下大軍」由何人所製作?兵馬俑是否全部都是彩繪?秦俑坑為何遭到火焚?種種的謎團,至今眾說紛紜。其中火焚就可能是秦人有火焚的葬儀,也可能是工匠洩憤所為,或是坑內沼氣自焚,更有可能是項羽攻破焚毀。
本次展出僅到七月三十一日為止,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利用假日,攜家帶眷一同參觀。贊助單位的台新金控表示,使用台新銀行信用卡及台新VISA金融卡購票,除享購票9折優惠外,還能享有購買紀念商品95折的優惠。而台新游藝卡卡友,也可憑消費NT$999元的游藝卡簽單,免費獲得兵馬俑展覽門票2張。
栩栩如生的兵馬俑,先睹為快(如下圖/卡優新聞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