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文章提到財富管理的概念,有些人覺得自己本身的資產,並未達到銀行的門檻,便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資產做配置處理。的確,大部分的銀行都有限制個人資產,或者存款達多少,才可以成為財富管理的客戶,有的銀行是100萬、有的是300萬。大部分的讀者應該都未能符合銀行財富管理的門檻,但只要了解財富管理的精神所在,各位也可以針對自己些許的資產開始作管理。
很多年前筆者還在銀行的時候,剛好是財富管理發展的初期,我們取名為「尊榮理財」,是針對在銀行存款超過300萬的客戶,這幾年下來門檻有稍微降低了一點,其實銀行作這樣的門檻,也是不得不的選擇,畢竟財富管理總要有財可理,不然就當作銷售一般金融商品就好了。
管理自己的資產,要從小做大,同時也可以跟銀行從購買少數的金融商品來建立關係。之前有提過,個人的信用狀況,需要長期跟銀行往來培養,財富管理其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,從定時定額基金、零存整付、保單都可以跟固定同家金融機構往來。
如果想要培養自身也有財富管理的常識,建議從以下四大基本動作做起-記、列、知、問:
1.勤記帳(記):知道自己的花費。
2.列出資產清單(列):清楚的知道自己名下所有資產負債,就算只有一點點也要列出。
3.清楚知道每筆錢的用途(知):千萬不要東挪西挪,拿東牆補西牆!現在有家銀行主打「+開帳戶」的廣告,我個人倒覺得很實用,可以清楚知道每筆錢的重要性。
4.善用金融專員(問):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,善用你買金融商品的銷售人員,有問題就直接拿起電話問他們,進而累積自己的金融知識。
比方來說,當我買基金時,我大概每個月就會打去問,現在基金淨值是多少,跟我買的當下上漲或下跌多少%?我買的保單,我也會每年詢問我總計付了多少錢了?如果我要做保單貸款,可貸額度有多少?甚至我會請銀行的朋友幫忙探聽一下,我目前的房子如果要做貸款可以貸多少?所以在我的資產清單上面,就會有很清楚的明細,可動用金額、貸款利率、獲利率等等,你會發現當個人這張表完成時,你也是個小小財富管理專業人員了。
有了上述經驗,各位若有累積到了一些財富,準備請金融機構做更專業的財富管理,這時問題又來了,我要如何判斷服務我的財管專員是好是壞?一天到晚都要我買商品又怎麼辦?下篇文章筆者將會分享,累積到了一筆資產之後,要如何跟銀行財管專員打交道,並且判斷專員規劃的合不合理,別輕易的被「財富管理」這四個字矇蔽,而失去了該有的判斷力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
【2007-08-28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