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眾多小額付費的方式中,以悠遊聯名卡中的悠遊錢包最早啟用,但近日卻因某平面報紙的報導,悠遊錢包要加收自動加值手續費,引發消費者的一陣恐慌,也引來台北市消保官及行政院消保會的重視。
去(95)年七月正式發行的悠遊聯名卡,除了可以做為交通卡使用外,今年三月開始也啟用悠遊錢包,讓持卡人可以到便利商店、連鎖咖啡店等通路,以小額方式付款,由於免帶零錢的好處,一度使悠遊聯名卡的發卡量大幅增加。
其中,悠遊錢包自動加值手續費,則是影響消費者辦卡的主因之一。因此,今年三月悠遊錢包啟動開始,國泰世華及台北富邦就表明在今年底之前,都不會收取手續費。而原本六月底前免手續費的台新銀行,也在五月間宣布跟進到今年底,不收加值手續費。
唯有中國信託堅持,從一開始就收取1%的手續費,也就是每次加值500元,收5元手續費。中國信託不僅是悠遊錢包,就連與7-11合作的「icashwave Q-Pay」也是相同的收費標準。
由於接近年底,國泰世華早於九月初再次宣佈免收手續費延長到明年底,而台北富邦也於十月初跟進。但卻有媒體未經證實,傳達出錯誤的訊息,卻意外引起消保會的注意。
除了台北市消保官陳柏菁,針對此案進行了解外,今(17)日下午行政院消保會,也召集四家發卡銀行及智慧卡公司,對於各家銀行收取手續費標準不一,進行相關的了解與討論。
會議中,中國信託代表則表達,在考量建置成本及使用者付費的原則下,認為有必要收取自動加值手續費。中國信託並表示,小額付費機制能向商家所收取的手續費,相當低廉,實在不足以支付電子錢包的成本費用。
行政院消保會雖能認同中國信託的立場,在無法更動中國信託收費標準的情況下,只表示會將資料揭櫫,讓悠遊錢包的使用權,交由消費者自行決定。
另外,台新銀行雖然並未公開表達,要跟進到明年底免收收續費,但根據台新內部的評估,還是傾向在明年底前不會收取手續費。因此,四家悠遊聯名卡發卡銀行中,國泰世華、台北富邦、台新銀行免收手續費的優惠,都會延長到明年底;而中國信託仍維持收取每筆加值5元的手續費。
加值收續費的議題,引發各界關注,雖然消保會也無力讓中國信託改變初衷,但是消費者還是有權選擇使用與否,因此悠遊錢包的小額支付方式,是否能夠成功推展,還是交由市場機制及消費者自己去決定。
【2007-10-17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