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銀行公會所推動的「全國性繳費(稅)業務」,今(22)日舉辦成果發表會並獎勵績優金融單位。從今(97)年整體數據來看,繳費稅交易筆數已超過2,000萬筆,比去年成長兩倍以上,其中佔交易筆數最多的前三名銀行,分別為臺灣銀行、花旗銀行及兆豐銀行。
所謂「全國性繳費(稅)業務」,其實分別有全國繳費網及全國性繳費(稅)平台兩部份,主要目的都是因應電子金融的新局,讓民眾有更方便繳費稅管道,像是透過晶片金融卡、活期性帳戶、電話語音等。
銀行公會常務理事汪國華表示,目前全國性繳費(稅)業務已有27家帳務代理銀行,逾300餘家金融機構提供了付款服務,可繳納帳單包括政府資費、公用事業費、電信費、學雜費、保險費、信用卡費、貸款償還費、交通費、基金扣繳等,幾乎日常生活大小雜事,都能一併完成。
根據統計,今年一月至十一月,民眾利用全國性繳費(稅)業務交易最大宗的類別就是基金扣繳,其次則分別為電信費、信用卡費,都算是民生相關的支出。
另外,財政部次長曾銘宗認為,全國性繳費(稅)平台整合所有繳稅通路及付款機制,簡化銷帳作業,不論對國庫或稅務行政,都帶來制度上重大變革,除了縮短稅款入庫時程,更突破銀行臨櫃繳稅的服務時間限制,像今年使用全國性繳費稅平台的繳稅交易筆數超過500萬筆,較去年成長23%。
臺灣銀行是今年推動全國性繳費(稅)業務中,累計交易筆數最多的會員,副總經理蔡富吉指出,現在重要客戶有中華電信、健保局、一千多家學校學雜費、地政規費、路邊停車費、大樓管理費及各種捐款等。
蔡富吉強調,積極發展全國性繳費(稅)業務,除了有形增加代收業務及網路ATM、網路銀行交易量外,因為客戶即時性地連結網路進行繳款,大量的交易筆數,無形中也帶動存款、放款、外匯及財富管理等業務的衍生綜效。
【2008-12-22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