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變型保單買氣延燒 金管會提出三點示警
宣告利率並非保證 提前解約恐有損失
記者 張家嘯 報導 2018/07/20

外幣利變型保單調高「宣告利率」,讓買氣強強滾,但金管會提醒不宜以宣告利率為考量(圖/卡優新聞網)
利變型保單近年成為保險市場熱賣商品,但為避免民眾過度期待,金管會今(20)日提醒民眾,投保相關保險時三大注意事項,詳細瞭解商品內容,並審慎評估自身保險保障需求,再做出是否購買的決定。
根據金管會統計,今(107)年上半年利變型商品銷售逾3,758億元,年成長近1成以上,占新契約比重有53%。尤其多家業者7月針對外幣的利變型保單,全面調高「宣告利率」,更讓買氣強強滾。
事實上,保發中心統計資料顯示,去(106)年國人平均花14.5萬買壽險,其中最大宗就是利變型壽險(49.30%),其次依序是是投資型年金險(17.4%)、投資型壽險(14.3%)、傳統壽險(8.9%)、利變年金險(6.6%)。若把利變壽險與利變年金險相加,比率高達55.9%,顯示國人去年壽險保費有一半以上都是買利變型保單。
金管會表示,儘管利變型保單熱賣,民眾對此類商品須有一定認知,第一點是利變型保單本質還是保險商品,保險公司會收取提供保險保障的成本、附加費用等,且「宣告利率並非保證」,民眾購買時不宜僅以宣告利率高低作為唯一的考量。
第二點為利變型保險商品雖具有宣告利率機制,但因屬長期契約,若保戶欲提前辦理解約,保險公司會收取解約費用,保戶可能因提前解約而導致無法拿回所繳保險費的全部金額;第三點則是若有意購買的利變型保險商品為外幣計價,保險費及保險金等款項給付幣別均為外幣,須特別注意匯率風險。
金管會保險局也警告各保險公司,銷售利變保單或其他保險商品,使用的廣告、文宣及行銷話術,都不能單獨以宣告利率或保單報酬率等條件,與定存或其他金融商品作比較,也不能以宣告利率調升作為銷售訴求,或甚至以投資目的來銷售,以致消費者誤解產生糾紛。
- 列印
- 收藏
- 分享
- 轉寄
- 回報
延伸閱讀
信用卡推薦區

- ★不限通路1.88%超高現金回饋
- ★刷卡滿額電影票、機場停車接送
- ★出國旅費與刷保費的首選夯卡
- ★新戶指定網購樂享最高6.88%回饋
- ★小編推薦今年必辦!

網友討論
FB討論
-
兆豐e秒刷鈦金卡
- ★鄉民大推4%回饋網購神卡
- ★激省!看電影只要半價
- ★新戶線上申辦再送2百
- ★自動分3期0利率0手續費
-
星展炫晶御璽卡
- ★新戶8.88%現金回饋
- ★海外回饋2.5%
- ★國內回饋1.2%
- ★申辦電子帳單即享免年費
- 熱門點閱
- 熱門推薦
- [卡訊] 獨家》旅遊網購新神卡誕生 一銀日韓回
- [卡訊] 獨家》台新FlyGo壓軸上市 海外2
- [卡訊] 獨家》2019聯名卡搶先看 統一獅卡
- [專題] 9月中信銀再搶三冠王 10月台新銀行
- [卡訊] 摩斯4家分店也能刷卡 台新信用卡再下
- [專題] 微風南山雙卡爭霸戰 玉山聯邦卡權益比
- [專題] 海外現金回饋排行榜 出國血拼大賺刷卡
- [卡訊] 日幣零錢儲9大交通卡 以新台幣加值嘛
- [專題] 台灣ATM密集世界第1 打擊現金矛與
- [專題] 現金回饋信用卡亂鬥 國內消費排行總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