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美國保護主義抬頭、腰斬TPP並減稅鼓勵赴美投資,再加上美國聯準會升息聲浪持續不斷之際,新台幣居然在雞年開春連漲3日,創下20個月來的新高,也引發台灣出口商的「雞」年危機!
美國總統川普和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,一個喊美元貶值、另一個喊升息,究竟是唱雙簧?還是擦槍走火?但無論如何,央行因擔憂被列入操縱匯率的觀察名單,而不敢介入,只能任憑新台幣匯率持續上漲。但是,台幣真有漲升的本錢和基礎嗎?恐怕未必!
事實上,台灣經濟體質積弱不振!包括:迄今仍未見任何具體措施足以解決缺水、缺電、缺工、缺地、缺人才等「五缺」問題;而美國、中國大陸及歐洲等主要國際市場保護主義抬頭下,兩岸冰凍、台灣缺乏與進口國的雙邊或多邊貿易協議。
連原本希望搭便車的TPP,都被川普腰斬,更別提沒有足以與他國競爭的投資誘因或租稅優惠,可以預見的是經濟發展三大引擎中的「投資」與「出口」,恐怕難以維持現狀,遑論加速運轉了!
至於「消費」這顆引擎,也因替代能源未能及時填補除役核電,加上「調漲基本工資」及「一例一休」等錯誤政策,連同社會對立與政爭不斷等因素,導致物價上漲、社會不安及經濟發展受限而趨緩。
小英政府從去(2016)年就大喊「亞洲矽谷計畫」、「智慧機械」、「生技醫藥」、「綠能」、「綠能」、「國防產業」、「循環經濟」、「新農業」及「物連網」等所謂的「五加二」產業,但這些充其量可作為台灣期待培養的重點產業,還談不上國家經濟政策。
更何況,其中多數仍在起步階段,例如「智慧機械」推動辦公室,才在今(7)日成立,其市場何在?又如何在經濟低迷的環境下,逐步取代現有產業?迄今,仍乏數據或依據。然而,「一例一休」、「擬調升營業稅」或「擬調升雇主提撥率」等扯後腿的政策,卻還在不斷侵蝕產業的老本。
再以「亞洲矽谷計畫」為例,其擬定「連結矽谷與國際創新中心」、「搶進下一世代產業供應鏈」、「打造智慧應用的研發中心與試驗場域」。但是,如何連結?如何搶進?又如何提高研發誘因?均缺乏務實的具體規範,可以預見這些計畫終將難以為繼。
經濟政策多屬中長期且必須務實,此有中國大陸經過十二個五年經濟計畫,逐步奠定其經濟實力為證。政府既享有一切資源及資訊優勢,絕對可以透過大數據分析,確認台灣有沒有資格再繼續蹉跎?前進東南亞、擴大公共建設或內需是否可以解決台灣經濟困境?只要政府有心,透過大數據估算,就能知道這些漂亮的經濟口號可不可行?
「雞」年新希望,期許政府如果無法改善台灣投資環境、創造投資標的,以引進民間資金、或藉由穩定民心來增加消費,也應提出具體且務實的經濟規畫,留住企業、人才、資金,或至少讓台灣免於國際剝削或當冤大頭吧!
作者介紹:李貴敏,曾任第八屆立法委員,現任金典法律事務所所長,兼任交通大學科法所副教授、東吳大學EMBA副教授。熱情活力十足的她,專注於公共事務的立法正義,現更與卡優新聞網合作,將其理念、思維與情感,透過文章與國人溝通、分享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刊出》
【2017-02-07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